健康促进
科普在线丨发烧了?别慌!四步教您搞定体温
发烧这事儿,谁还没遇到过?其实,它就是身体在喊“救命”,告诉你身体可能有点小状况。不要一发烧就手忙脚乱,咱得冷静下来,用科学的法子对付它。
一、先搞清楚“烧”到啥程度
用体温计测温时,腋窝处应避免接触致热或降温物品(如冰袋),有汗液也必须擦干。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至35℃以下,将水银端放置于腋窝深处,紧贴皮肤,屈肘贴在胸前,测试5~6分钟后取出,手不可碰触水银端。
腋下温度正常值为36℃至37.3℃,临床上按照腋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:
37.4℃至38℃为低热,
38.1℃至39℃为中等热,
39.1℃至41℃为高热,
41℃以上为超高热。
知道体温了,就看看该咋处理:
低烧:别瞎折腾,多休息、多喝点水,观察着点身体变化就行。
中烧:可以试试物理降温,要是烧了24小时还没退,就得去看医生了。
高烧:赶紧吃退烧药,然后马上去医院查查到底啥原因。
二、降温有妙招,物理加药物
物理降温: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,或者用温水擦擦脖子、腋窝、大腿根这些大血管多的地方,每次擦10到15分钟就行。要是体温超过38.5℃,再贴个退热贴,效果更好。
药物退烧:大人可以吃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,小孩得用儿童专用的,比如布洛芬混悬液。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或者医生说的量吃,可别好几种药一起吃,那可不行。
三、找找发烧的根源
想想自己最近身体咋样,是免疫力下降了,还是本身有啥基础病导致的。到了医院,验血查一下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。
有这些情况可得小心了:
烧到39℃以上,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;
还伴随着剧烈头痛、呼吸困难、出疹子、意识不清楚,这时赶紧去医院,排除急症;
小宝宝(不到3个月)、孕妇、老人,还有本身有基础病的人,一发烧最好直接去医院。
四、居家护理做好,防止反复发烧
多喝水:多喝温水、淡盐水,或者电解质饮料,别让身体脱水。
吃清淡点:喝点粥、吃点面条、蔬菜水果这些好消化的,别给肠胃增加负担。
好好休息:少活动,屋里温度保持在22℃到26℃,让身体能好好恢复。
最后提醒一句:发烧其实是身体在自我保护,可别盲目捂汗,那样可能让体温一下子升太高,甚至引起惊厥。要是发烧反反复复超过3天,或者吃了药也没好转,赶紧去医院检查,找到原因才能对症治疗。科学应对,体温才能慢慢降下来哦。
参考文献:
1.Holgersson J, Ceric A, Sethi N, Nielsen N, Jakobsen JC. Fever therapy in febrile adults: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-analyse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es. BMJ. 2022 Jul 12;378:e069620. doi: 10.1136/bmj-2021-069620. PMID: 35820685; PMCID: PMC9274300.
2.《中华传染病杂志》编辑委员会. 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[J]. 中华传染病杂志, 2017, 35(11):641-65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