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促进
科普知识丨肿瘤患者初秋养生指南:把握换季健康主动权
立秋过后,暑气渐消,早晚温差增大,气候由湿热向干燥过渡。这种季节转换对肿瘤患者而言,既是调养契机,也需警惕温差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。以下从饮食、生活、护理三方面提供初秋养生建议,助力平稳度过换季期。
饮食篇
润燥养脾,均衡进补
补水防燥:初秋空气湿度下降,易出现口干、鼻燥等不适,对于肿瘤患者更需要注意,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-2000毫升,可选择温水、蜂蜜水或梨汤,避免过量饮用浓茶、咖啡等刺激性饮品。
调整饮食结构:减少生冷硬食物摄入,适当增加温润食材,如山药、莲子、南瓜等健脾食物,同时搭配银耳、百合等滋阴润燥食材。蛋白质摄入仍需保证,可选择清蒸鱼、瘦肉粥等易消化的食物,此类食物对肿瘤患者都非常友好。
慎食“秋补”食材:避免过早大量食用羊肉、人参等温补食物,以防加重体内燥热,可根据体质少量食用鸭肉、莲藕等“平补”食材,避免饮食给肿瘤患者造成负担。
生活篇
适应温差,规律作息
合理增减衣物:初秋昼夜温差可达10℃以上,肿瘤患者结合自身状况外出时随身携带薄外套,避免受凉后身体抵抗力减弱,让感冒乘虚而入。室内空调温度建议在24℃-26℃,夜间可用薄被保暖。
调整作息与运动:睡觉时间可适当提前,建议21:30-22:00入睡,保证7~8小时睡眠。运动选择上午9:00-10:00或傍晚,避免清晨低温时段,适度运动,推荐散步、八段锦等温和运动,以不累为原则。
保持室内湿度:适度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%~60%,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,减少咳嗽、咽干等症状发生。
护理篇
防范感染,关注变化
皮肤与口腔护理:初秋皮肤易干燥瘙痒,洗澡水温控制在37℃-40℃,避免使用碱性强的沐浴产品,洗完后涂抹温和保湿霜。同时注意口腔卫生,早晚刷牙、饭后漱口,预防口腔类疾病。
预防呼吸道疾病: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,必要时佩戴口罩。家中定期开窗通风,每日2~3次,每次30分钟左右,降低室内病菌浓度。
密切监测身体状况:如出现持续咳嗽、体温波动、食欲骤降或疼痛加重等情况,切勿自行用药,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病情。
初秋是肿瘤患者调理身体的关键时期,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、生活管理和细致护理,既能缓解换季带来的不适,也能为后续秋冬养护打下基础。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和积极心态,配合医疗团队的专业指导,才能更好地应对季节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。
参考文献
1.孙燕,石远凯。《临床肿瘤内科手册》。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7.
2.中国抗癌协会。《肿瘤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》。2015.
3.胡雁.《肿瘤护理学》。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7.
4.夏黎明.肿瘤患者夏季养生要点[J].健康向导 2020,26(03): 62-6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