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促进
科普知识丨冠心病检查选CTA还是造影?一文教你怎么选!
一、CTA和造影到底是啥?
很多人查心脏血管时,会遇到两个检查:冠脉CTA和冠脉造影。简单来说:
冠脉CTA(心脏血管增强CT):
就像给心脏血管拍“高清照片”。通过静脉打一针造影剂,用CT扫描后电脑重建血管图像。不用开刀,门诊就能做,适合初步“排查”血管有没有问题。
冠脉造影(心脏血管造影):
相当于给血管做“现场直播”。从手腕(桡动脉)或大腿根(股动脉)穿刺,把细细的导管送到心脏血管开口,注射造影剂后,血管情况直接在屏幕上显示。需要住院,属于有创检查,但能直接看到血管狭窄程度,还能同时治疗,比如放支架等。
二、风险大吗?哪些人要小心?
两者都需要注射造影剂,少数人可能对药物过敏,或影响肾功能,肾功能不好的人要提前告诉医生。
CTA:无创,风险小,适合大多数人。但心跳太快,心律失常,如房颤、早搏、心率超过80次/分的患者,或血管严重钙化的人,可能图像不清楚,甚至不适合做。
造影:有创,可能出现穿刺部位出血、感染,或血管轻微损伤(概率很低)。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、休克等,但医生会提前评估风险。
三、哪个更准?为什么结果可能不一样?
CTA:像“照片”,可能受心跳、血管钙化、角度等影响,结果可能有偏差。如CTA提示“轻度狭窄”,造影可能发现“重度狭窄”,尤其血管钙化严重时容易漏诊。
造影:像“直播”,直接“亲眼”看血管,是诊断冠心病的“金标准”,准确性更高。而且一旦发现严重狭窄,能马上放支架治疗,避免二次手术。
四、到底该选哪个?帮你划重点!
选CTA(心脏血管增强CT)
1.初次筛查:如偶尔胸痛、怀疑冠心病,但症状不典型。
2.不想住院:适合门诊快速检查。
3.术后复查:如支架或搭桥术后,看血管恢复情况。
4.身体不耐受:如无法承受有创检查的老人。
选造影(心脏血管造影)
1.病情紧急:如持续胸痛、怀疑急性心肌梗死,直接确诊+治疗。
2.高度怀疑冠心病:如CTA发现血管明显狭窄,需要进一步确认。
3.准备治疗:一旦发现狭窄,直接放支架,避免重复检查。
CTA适合“初步筛查”,造影适合“精准诊断+治疗”。如果CTA发现血管狭窄比较严重(比如超过50%),医生会建议再做造影“确诊”,避免漏诊!
当然,具体怎么选,医生会根据你的年龄、症状、心电图、血压血糖等综合判断,不用自己纠结!检查前记得告诉医生:有没有过敏史、肾功能好不好、心跳是否规律,让医生给你定制方案。
健康提示
心脏问题别大意,早检查早放心!转发给需要的家人朋友,一起科学护心。
专家简介
谷平,本溪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金山医院综合内科主任,主任医师,从事心内科及综合病诊治30余年,中华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开展专委会会员,辽宁省预防医学会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委员、辽宁省职业病鉴定专家,本溪市医学会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、本溪市医学会心内科分会委员,兼任我市职业病诊断及管理工作。擅长高血压、冠心病、急性心肌梗塞、心力衰竭、房颤等心血管疾病和内科综合病的诊断及治疗。
出诊时间:周二、周五上午
出诊地点:门诊楼6楼专家门诊
参考文献:
1.《内科学》第十版
2.百度健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姚民
3.百度健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张淑云
上一篇: 科普在线丨卵巢“畸胎瘤”是胎儿畸形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