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患情深
人文视角|八旬奶奶的“住院日记”: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那些暖心瞬间
83岁的张奶奶,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长期困扰,近一年辗转多家医院。2025年8月22日,她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入住本溪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,本以为是又一次寻常的住院经历,却在这里收获了满溢的温暖。
入院时,张奶奶带着对疾病的忐忑,而科室的医护团队用行动一点点卸下她的防备。主治医生牛继发从接诊那一刻起,就耐心倾听张奶奶和家属的每一句叙述,把所有疑问当作自己的事,一一详细解答。耿秀娟主任和牛继医生发反复研讨,结合张奶奶的身体状况,制定了精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,及时氧疗、抗感染、积极预约输血……
这些治疗方案背后,是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患者的负责。更让人动容的是,从入院到即将出院,耿秀娟主任和牛继发医生每日都会来到张奶奶床边询问病情,哪怕周末休息,也会特意到医院探望,这份牵挂,让张奶奶觉得自己不是孤单地在与疾病抗争。
护士长刘艳的关怀则渗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。每日查房,她总会仔细检查张奶奶的静脉留置针是否稳妥,认真确认床档是否安全,还会像家人一样主动询问张奶奶的需求,关注她的饮食情况,哪怕是生活里的困难,她也会尽力帮忙解决。
责任护士高薇更像一阵温暖的春风,每当张奶奶或家属心里有疑虑、情绪紧张时,她总会及时出现,用耐心的解答和温暖的话语,驱散他们心头的阴霾。
“我住过好几个医院,从没遇到过这么好的!态度好、治疗好、技术也好……”即将出院的张奶奶紧紧拉着医护人员的手,浑浊的眼里满溢着泪光,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。“你们待我,比亲人还亲啊……”
为了把这份掏心窝的感激说给更多人听,张奶奶特意联系了文化宣传部的工作人员。在她心里,这里的医护人员早已不是“医疗工作者”冷冰冰的标签,而是一群能把患者的痛当成自己的痛、把患者的难当成自己的难的“暖心人”。是他们的专业服务,让张奶奶在与疾病缠斗的日子里始终有底气;是他们的温暖关怀,让张奶奶打心底里认定,本溪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是能为全市百姓健康“保驾护航”的安心港湾。
编者感悟
当医学有了温度,病房便成了家。在医疗技术日益精进的今天,我们常常思考,什么才是好的医疗?张奶奶的故事给出了最质朴也最深刻的答案,好的医疗,不仅要有精准的诊疗技术,更要有穿透人心的温度。
这里的医护团队用一个个细节诠释了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真谛,医学从来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,而是充满人性关怀的生命守护。当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愿意为患者多付出一份耐心、多传递一份温暖,医院就不再只是治病的场所,而是充满爱与希望的生命港湾。这份温暖,值得被看见,更值得被传递,它是医疗行业最动人的底色,也是医患之间最美好的桥梁。